宛弃能源,还用俄有它立陶罗斯路自功,究竟是是另废武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自废武功 立陶宛能源部周五决定与俄罗斯电力切割,立陶罗斯路该决定已于5月22日生效。宛弃立陶宛能源部当地时间发布消息,用俄北欧电力交易所已决定停止与俄罗斯国际统一电力集团进行电力交易,究竟后者为俄罗斯向波罗的自废武功海国家的唯一电力出口商。这意味着从本周日5月22日起,立陶罗斯路立陶宛将完全切断俄罗斯能源的宛弃进口,包括石油、用俄电力和天然气。究竟
这不仅是自废武功立陶宛走向能源独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也是立陶罗斯路我们与乌克兰团结一致的表现。我们必须停止资助俄罗斯的宛弃战争机器。立陶宛能源部长在官方声明中强调,用俄当该国成功实施波罗的究竟海国家电网同步、以本土绿色能源满足电力需求并成为电力出口国后,将实现能源的完全独立。
立陶宛是欧洲第一个主动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国家。立陶宛能源部宣布从当月起不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并宣称“这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客户中首个独立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欧盟国家,是多年能源政策实施和及时基础设施决策的结果。在匈牙利成为欧盟新一轮对俄制裁唯一绊脚石之际,立陶宛外长曾经在欧盟成员国外长会议期间建议,乌克兰应关闭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过境通道,因为匈牙利依赖乌克兰的过境运输,这可以解决匈牙利对石油禁运制裁的抵制。
立陶宛也是俄罗斯天然气卢布结算制的反对者。立陶宛主动切断俄罗斯能源进口的做法,与其他几个被俄方通知中断能源供应的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不知道立陶宛从哪里来的底气,俄罗斯也不差你这一个国家的天然气,对其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主要是想刷一波自己的存在感,立陶宛能源部发表声明说,正在经由接收站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来满足天然气需求,通过本土发电厂及与瑞典、波兰和拉脱维亚的现有互连电网进口电来保障用电需求,明明本国可以用到俄罗斯相对低廉的天然气,却偏偏进口美国的高价天然气,这一波操作就是为了讨好美国,受苦的却是立陶宛人民。
立陶宛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不好,在北约国家中,立陶宛一直冲在“反俄”的最前沿。俄乌冲突爆发后,立陶宛更是加快了各种去俄化的动作。立陶宛此番的操作,究竟是损招还是有利于本国的发展,历史终究会证明,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探索)
-
3月16日,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与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重申,将维持两国对“欧佩克+”框架内达成的原油减产协议不变,即在2023年年底前继续履行每天减产200万桶的承诺。沙特 ...[详细]
-
我国发电量全球占比30%,日本3.6%,那美国、印度、俄罗斯呢?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除了石油,天然气,电力也是能源之一。各个国家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增加电量并开发新的发电技术。因为发电量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活力。2021年全球各国的发电量都有所增长,其中亚 ...[详细]
-
美国多家电网运营商发出警告,今年夏天尤其是在高温用电高峰期,美国一些地区有可能因发电量满足不了需求而出现停电现象。美国《华尔街日报》8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州一家电网运营商6日预期,今夏电力供应将面临短缺 ...[详细]
-
5月,非洲大陆接连启动了两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再生能源交易平台,旨在将基于加密的去中心化金融引入非洲,解决乡村电力融资难的问题,进而加速非洲的电气化进程。业界普遍认为,从全球加密货币市场释放资金,不仅 ...[详细]
-
尽管全球经济依赖于许多大宗商品,但没有一种商品能达到原油市场的巨大规模。除了作为运输的主要能源外,石油还是塑料、化肥、化妆品和医药等许多其他行业的关键原材料。因此,全球实物石油市场的规模是天文数字,具 ...[详细]
-
当地时间8日,欧盟正式批准通过第五轮对俄制裁措施,包括备受关注的煤炭禁令。这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欧盟首次针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据了解,欧盟对俄罗斯的煤炭禁运将在120天“过渡期”结 ...[详细]
-
据塔斯社报道,德国能源监管机构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局长克劳斯·穆勒17日表示,德国储气设施的当前储量已接近65%。尽管这已经是近几周来的最高储气量,但仍不足以让德国民众在缺乏俄罗斯天然气的情况下顺利度过 ...[详细]
-
电解水制氢技术主要有碱性水电解Alkaline Electrolyzer, AE)制氢技术、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zer, PEME)制氢 ...[详细]
-
当地时间2月21日,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称,欧盟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期间,天然气用量相较2017年至2022年间同期均值下降19.3%。此前,欧盟希望减少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曾出台降低天然 ...[详细]
-
IEA预测: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从340GWh增至3500GWh
据Mining网站报道,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要满足2030年关键矿产需求,全球电池和矿产供应链需要扩大10倍。报告的结论是,要满足2030年全球净零碳排放目标,需要新建50多座锂矿、 ...[详细]